怎么喂養(yǎng)魚苗?
1、喂餌
對于這些新鮮的魚苗,應適當喂食輪蟲、纖毛蟲等浮游動物,即“洄游水”。如果沒有“流水”,可以喂食煮熟的蛋黃,方法是用1~2層紗布將蛋黃包好,壓碎,然后將紗包在水面上拍打,拍打的同時移動,使雞蛋蛋黃均勻地懸浮在水中,用作魚食。每天喂食2次,喂食量以1小時內(nèi)進食為宜。這樣喂養(yǎng)7~10天后,油炸逐漸變大,可停止喂蛋黃,喂活水蚤。當魚苗超過1厘米長時,你可以喂各種輪蟲。
2、換水
魚苗孵化后,每天留下的食物都會儲存在水中,久而久之會影響魚苗的壽命。因此,需要更換水。換水采用脫水的方法,即將水、魚和相對清澈的老水一起換成新水。第一次脫水在孵育后約10天至半月進行,然后每半月進行一次。經(jīng)過3次脫水油炸,總長度已達2厘米左右,應改水。由于魚的抗性較弱,換水溫差應控制在4℃以內(nèi)。
3、選魚分池
在魚苗的生長過程中,要根據(jù)各種養(yǎng)殖魚類的特點,不斷地選優(yōu)除劣,確保良種繁育。一般1尾留種親魚,約4~5次選擇,即可達到要求。選擇標準和方法如下:先選魚,孵化10天至半月,魚苗體長1.5cm左右,即可開始選擇,主要消除單尾、異常尾和尾莖不正。選魚后,剩下的好魚被單獨養(yǎng)在池塘里,密度約為每平方米150條魚。第二次,當魚苗超過2厘米長時,尾鰭已經(jīng)形成。沒有三條或四條尾巴的魚將被淘汰。第三次,背鰭不發(fā)達的魚被淘汰。剩下的好魚被分別養(yǎng)在池塘里,密度約為每平方米120條魚。第四次和第五次選擇時,魚苗已經(jīng)長成幼魚,可以根據(jù)魚種特征和形態(tài)進行選擇。如果龍眼,眼睛應該大小一樣;泡泡眼宜大,左右對稱等片刻。
成都天府新區(qū)丹龍漁業(yè)養(yǎng)殖專業(yè)合作社主要提供各種魚苗批發(fā),品類有紅白錦鯉魚苗、大正三色魚苗、丹頂錦鯉魚苗、孔雀錦鯉魚苗、葡萄衣錦鯉魚苗、金丹龍魚苗、黃顙魚苗、丁桂魚魚苗、斑點叉尾鮰魚苗、日本三系雜交鯽魚魚苗、黑烏魚魚苗、娃娃魚魚苗、臺灣泥鰍、大口鯰魚苗、鱸魚魚苗、桂魚魚苗、翹嘴紅鲌魚苗等,訂購電話:028-856091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