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(yǎng)魚如何獲得高產-四川魚苗
精養(yǎng)魚塘是一個復雜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其魚產量受很多因素制約。其中水體生態(tài)因子的變化關系到水質的好壞,最終影響魚產量的多少。產量越少,水質問題就越顯得突出,往往成為提升單位面積產量的主要限制因素。掌握高產魚塘水質變化特點,并采取有效改良措施,是取得養(yǎng)魚多產的關鍵。
1.多產魚塘的水質特點
(1)透明度
透明度是光透入塘水中的程度,主要是隨著塘水的渾濁度而改變。渾濁度是由于塘水中混有各種微粒和浮游生物造成的。測定水的透明度,通常采用透明板。它用直徑20厘米的圓鐵片制成,在圓心處開設一個小孔,穿上一條有刻度標志的細繩,并通過圓心,將圓鐵片分成四等份。把對角的兩等份油漆成白色,另兩等份油漆成黑色,使圓鐵片黑白分明。測量時手提小繩,將透明板緩緩沉入水中,當看到透明板的黑白部分隱約難分時,便停止下沉。這時,浸入水中的繩子長度即為塘水的透明度。簡易的測定法是:將手掌與手臂垂直,掌心向上平放于水中,向下沉至剛看不清掌心時的這個深度,即為透明度。
透明度能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豐歉和水質的肥瘦程度。一般以透明度25~40厘米稱為肥水,塘水較濃,不太渾濁,無腥味,呈油綠色或黃褐色,給人以嫩翠之感,在這樣的水中,清晨魚浮頭,日出后即消失。透明度經常為60厘米以上,稱為瘦水,塘水清淡,呈淺綠色或淡黃色,清晨魚不浮頭。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稱為老水,塘水過濃,很渾濁,常有腥味,呈灰藍色、暗綠色或棕色帶黑,給人以老、濃之感,清晨魚浮頭嚴重,日出許久魚浮頭仍不消失。高產魚塘要求在魚生長季節(jié)即4~10月池水透明度為18~30厘米,5~9月應在18~25厘米范圍內。
(2)溶解氧
氧氣是魚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。魚、蝦、貝、藻類的呼吸都要消耗氧氣,水中有機質、底泥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氣,故魚塘水中溶解氧量少且多變。高產魚塘內飼養(yǎng)密度大,魚類往往面臨缺氧,造成大量浮頭或窒息死亡。因而高產精養(yǎng)魚塘對溶解氧的變動有特殊要求。通常高產魚塘表層水體下午在5.5~18毫克/升范圍內變動,底層則在4~8毫克/升范圍內變動,凌晨6時塘水溶氧量最低,已接近魚浮頭的臨界值(2毫克/升)。上述溶解氧的變動范圍不至于影響魚類正常生長,但要魚增加產量,還需采取增氧措施。
(3)耗氧量
多產魚塘的耗氧量變動較大,波動范圍在10~25毫克/升之間,其平均值為12~15毫克/升。因此,12~15毫克/升已成為肥水的標志。
(4)酸堿度
養(yǎng)魚水體適宜的pH值范圍為7~8.5。多產魚塘的水質一般呈弱堿性,pH值穩(wěn)定在8左右,水質的緩沖性較好,有利于魚類生長。
(5)氮、磷營養(yǎng)元素
多產魚塘的三種無機氮總量為1~3毫克/升,其平均值為1.5毫克/升??扇苄粤姿猁}含量為0.1~1毫克/升,平均值為0.2~0.4毫克/升。氮、磷比為7∶2?!叭敝袖@氮占60%~75%,硝酸鹽氮占20%~24%,亞硝酸鹽氮占1%~2%,氮、磷比例較為合理。
(6)浮游生物
魚塘的浮游植物優(yōu)勢種群有隱藻、藍隱藻、綠球藻、十字藻、衣藻、小球藻、柵藻、小環(huán)藻、直鏈藻、平列藻、裸藻等10多種。浮游動物優(yōu)勢種群為輪蟲,主要種類為晶囊輪蟲、裂足輪蟲、疣毛輪蟲、萼花臂尾輪蟲、針簇多肢輪蟲等。枝角類、橈足類很少,其生物量不超過1毫克/升。浮游植物個數在10 000萬~20 000萬個/升之間變動,生物量在30~110毫克/升之間波動,平均為60~80毫克/升。浮游動物量約占浮游植物的1/4~1/3。浮游生物量與魚產量成正相關。養(yǎng)魚高產關鍵之一就是“看水養(yǎng)魚”,故漁民通常根據水色來鑒定水質,而魚塘水色主要由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來決定。
成都天府新區(qū)丹龍漁業(yè)養(yǎng)殖專業(yè)合作社主要提供各種魚苗批發(fā),品類有紅白錦鯉魚苗、大正三色魚苗、丹頂錦鯉魚苗、孔雀錦鯉魚苗、葡萄衣錦鯉魚苗、金丹龍魚苗、黃顙魚苗、丁桂魚魚苗、斑點叉尾鮰魚苗、日本三系雜交鯽魚魚苗、黑烏魚魚苗、娃娃魚魚苗、臺灣泥鰍、大口鯰魚苗、鱸魚魚苗、桂魚魚苗、翹嘴紅鲌魚苗等,訂購電話:028-85609191